家庭與家人關係 Dr. Jane W. Lee
家
家是個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個字,也是概念上不容易釐清的字。家是情感依附、安全感的基礎,有時候也是傷害、怨尤的來源。家是人類生活的動力源,是家人進退的基地,也是家人共同生活的重心所在。家為家人和外界之間撐起緩衝的保護傘,家人面臨外壓和困境,可以相互扶持,一起渡過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家給人安全和歸屬感,家是需要家人共同努力經營的。
家族
在家族取向中,強調互相關連的事項,即家族延續、家族和諧、家族團結,和家族榮譽;
在對家族的感情方面,有幾種互相關聯的感受,即一體感、歸屬感、榮辱感、責任感、忠誠感,和安全感。
在對家族的意願方面,有:繁衍子孫、崇拜祖先、相互依賴、為家奮鬥、長幼有序。生活運作一切儘量以家族為重、為先、為主,以個人為輕、為從、為後。
家庭
家庭是由血緣、婚姻或收養關係將個人結合而成的一個相當持久的社會團體。家庭是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為基礎的人類生活的基本群體。家庭是分享親密、資源、決策、價值的組織,其提供愛與關懷、學習、生理及心理需求、保護與支持、休閒 娛樂、經濟安全、宗教活動等功能。家庭組織是一種最重要的基本群體,一個最基本的社會制度,能滿足人和社會的多種需求。家庭具有「五育」功能:如孕育(胎教)、生育、養育、教育、訓育,撫養、教導、訓練、且塑造孩子們德行與習性。成員間的血源關係、家道傳統等深厚親密的家人關係存在。成員間具有憂樂與共、承受生命之恩共同體關係存在,且具有法律對家人關係的保障權。
你的家庭像什麼?
家庭動力的覺察:家人的互動模式?
家人之間的溝通模式回應﹕正向?負向?
覺察源自家庭的自我價值感:自信、自我肯定,以提昇自我價值感
家庭生活運轉規則﹕將僵化的家庭規條﹑家庭規則,轉化為生活的指引
家庭對個人的影響 ﹕開放家庭或封閉家庭?
家庭的核心:婚姻關係和諧或冷漠?
建立友善開放的家庭人際關係;增加彈性與選擇性。
家庭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1. 社會化的功能
一個人的性格、道德觀、價值觀,思想和行為,均在家中孕育出來的。人格的成長,受幼時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最深,所以有人說:「家庭是塑造人性的工廠」。個人的語言、文化模式、價值觀念等之初步訓練,始自家庭。因此,家庭負有將孩童訓練成一個可為社會所接受的成員的責任。雖然社會化的過程並不止於家庭,但家庭仍然是最重要的。在舊約的時代,廣義的家庭就是指家族有共同的利益及義務,大家互相幫助、互相保護,這也訓練社會化基礎。
2. 繁衍後代的功能
家庭是人類生養人類繁衍後代最主要功能之一,如果沒有人的生育社會就無法延續下去。而家庭是這個社會所認可的制度,特別擔負這生育的功能。家庭之外的生育總是受到社會上的歧視,而尋找代替人類生育的企圖與嘗試,都沒有意義。
3. 感情交流功能
家是愛的根源:家中的溫情、親密關係、相互包容忍耐,互相學習及切磋琢磨。這些溫情、關愛與滿足、是藉著家人的關係循環與洋溢綻放出來。這就是家庭的內在光輝,也是家的靈魂。家庭內的人際關係是最親密的,家庭賦予人們一種安全感、歸屬感。人們受了多少委曲,遭受挫折,能夠從家庭方面得到鼓勵和安慰。
4. 贍養與撫育訓練功能
家庭教育是人們第一個接觸的教育;家也是人們第一個受教的機構。家庭的功能要重視教導和訓練。家庭教育功能,除提供兒女學習如生活習性、道德倫常、宗教信仰等等及身心靈的成長外;甚至父親也給予兒女職業教育,父傳衣鉢,子紹箕裘。兒女在父母親工作地點學習職業技能。有位經師說:「未能傳授兒女技能的父母親,是為賊」()家庭在古今中外一直是一個經濟單位。家庭提供其成員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在歷史上,家庭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家庭成員如同一個相互依賴的生產單位。由於工業化和社會變遷,生產轉變為工廠大規模生產代替家庭的小規模生產,而今天的家庭社會是很重要的消費經濟單位。家庭除上述功能外,還為成員提供社會地位,相互依賴的贍養與撫育訓練功能等。
5.宗教傳承功能:
以色列人的父母在家中最神聖的親職教育任務就是教導兒女有關宗教的訓誨。磨西的律法書提到對父母教育職責的訓示:「你們的兒女問你們說行這禮是甚麼意思?你們就說,這是獻給耶和華逾越節的祭」(出12:26-27)。「並要叫你們將我向埃及人所作的事和在他們中間所行的神蹟傳於你兒子和你孫子的耳中,好叫你們知道我是耶和華」(出10:2)「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申6:7)。「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申4:9)。「你當追思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父親,他必指示你」(申32:7)。宗教傳承,在家長制度的社會,追思上古、思念歷代之年,宗教歷史文化傳承,要問你父親,而他有責任必指示你。
家人關係
家人關係因為與生俱來,所以在生活中就像空氣般不容易讓人察覺到它的重要性,必須我們靜下心來感受、思考、回味,他才能被察覺其在我們生命中的價值與重要性。
家人關係因不像其他人際關係,是付出努力經營得來,這種自然被賦予而不是掙來的關係,也常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家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家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你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家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他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讓他知道,他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你便覺得隱私權被人侵犯,於是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天下沒有什麼事比家人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溫馨甜蜜的家人關係,人人盼望,但它就像一畝田,需要家人共同耕作、施肥、灌溉、鋤草,才不會任其貧瘠、荒蕪、雜草叢生,因此善用言語、肢體、活動進行有形或無形的溝通,釋放自己藏在內心的愛,都會讓自己朝擁有親密的家人關係。
家人關係包括了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手足關係、祖孫關係、與姻親關係
等。
關懷家人
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分享愛、價值及傳統
使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對家人愛與關懷
瞭解家庭及家族中需要特殊照顧的人
檢視家庭成員的需求與期待
與家人分享生活經驗
參與家庭活動
家庭倫理
孟子曾提倡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父子、夫婦、手足三倫與家庭生活有關。
家庭成員之間不僅重視血緣關係,也必須有四個方面交往、互動。
1.父慈子孝的親子關係
父母對子女不僅有哺育的義務,也有關懷、愛護、與培育其成長的責任。子女則要順從父母的管教,並且在父母年老時負起孝親奉養的義務,包括經濟奉養、精神贍養、與祭祖思親等。
2.夫義婦順的夫妻關係
孟子主張的「夫婦有別」是指夫妻在生理與社會角色上願意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傳統家庭一直以男性為中心,以父系為世系,男尊女卑的結果,女子往往只能以夫家為家,使得女性必須經歷與原生家庭割裂,從夫居、冠夫姓,嫁雞隨雞。除了要求妻子「婦順」,傳統家庭也相對要求「夫義」;由於丈夫居主位,妻子居輔位的緣故,夫妻情感往往僅止於相敬如賓,重恩而輕愛。
3.兄友弟恭的手足關係
長幼有序,指的是兄姐要愛護弟妹,弟妹要敬重兄姐的手足互動倫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