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區功能與教會參與社區學習的範圍  Dr. Jane W. Lee


 社區的範圍可大也可小,從最小的聚落社區,到最大的國際性社區°


教會社區學習


是一種教會規劃的學習機制,社區的人可以終其一生,在教會參與學習生活的經驗與知能,


教會為社區居民需求,設計的「社區學習」活動


如主日學、親職教育班、情緒哈哈營、伉儷共學..等社區居民均可參與的,


有助提升社區居民「品味、品質、和品性」的「三品人生」的學習活動,均謂之社區學習。





 社區的功能


1.社區的一般功能


包括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衛生功能、社會功能、娛樂功能、宗教功能及福利功能等。


2.社區的特別功能


社會化、社區控制、社區參與、社區互助。




學者定義的社區功能


1.美國學者Warren(1972) 提到社區五大功能:


(1 )經濟及生產功能:如各種經濟生產、運銷以及消費活動等。


(2)政治及治安功能:如各種社區自治組織的成立運作、治安維持和守望相助。


(3)教育及社會化功能:如知識教育、技藝傳授,和文化傳承等。


(4)社會及服務功能:如宗教聚會,和情感支持,及社會福利服務等;


(5)參與及投入功能:如節慶、社團活動、重大公共事務參與及投入志願服務等。




社區的範圍


台灣對於社區範圍之劃定,乃依據「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五條、第一項規定:由鄉(鎮、市、區)主管機關,為推展社區發展業務,得視實際需要,於該鄉(鎮、市、區)內,劃定數個社區區域。在社區工作實務上,一般行政或實務工作人員,對於社區範疇或行政區域的界定,往往仍偏向於考量社區,在地理範疇與行政區域之層面。




社區區域太小、資源不足、無法獨立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五條、第二項規定:社區之劃定,應以歷史關係、文化背景、地緣形勢、人口分布、生態特性、資源狀況、住宅型態、農、漁、工、礦、商業之發展及居民之意向、興趣及共同需求等因素為依據,但基於既定行政區域劃分之考量,目前社區範圍仍由各鄉 (鎮、市、區)公所,依村里行政區域範圍來劃定,使得社區範圍大多呈現區域太小、資源不足、無法獨立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之局面。




社區的範圍應有多大,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社區的範圍可大也可小,從最小的聚落社區,到最大的國際性社區°間社區的類別,可依次可分為:


(village)、鄉鎮(town)、城市(city)、都會(metropolitan)及國家(nation)等。


社區無地域大小,或人口多寡的觀念,其大小視工作計劃的性質與目標以為定。社區之大小,認為社區的範圍,小至村里,大則至多到市、鎮及都會中的區(district),再大則失其意義。


社區是一個生命體,或社會系統,也就是可以滿足當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所謂「生命共同體」,故其主要的考量標準,乃是社區是否自給自足,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而不在於是否具有多大幅員範圍,與人口數量。


界定社區範圍之基準,不應僅著眼於地理,或行政區域之範疇,更要全面考量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之各類福利,服務資源之均衡性與完備性,來做彈性之社區規劃。




社區學習


1954年,聯合國社會部社區組織組大力提倡「社區發展」後,目前「社區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有計畫引導社會進步的途徑。適逢終身學習時代風潮襲捲,不論政府機構、民間團體等,多年來配合政府措施,社區學習蔚成一股熱潮;透過社區普羅大眾看重的學習,提升自我與居住社區人文生活,帶動整個社區的繁榮與進步。


社區是我們每個人居住的場所,社區也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學習場所,它是聯結個人與社會的地方。生活本身,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個人自發而有意識的學習,可以讓個人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具有適應環境的能力,達到發展潛能和自我實現的境界。


因此社區學習活動推展,不但對社區發展,凝聚社區向心力,社區居民自我實現與個人活力展現。學習活動,可以是輕鬆的依存於生活中。社區居民願意參與的唱歌才藝、語文、音樂、健身類別之學習;或嚴肅;用反思心情,探討人生意義或價值觀等的讀書會學習活動。


人類的學習空間被限縮在學校圍牆之內,能否進一步跨越學校圍牆,將學習的空間擴張到社區,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林振春)


社區是我們每個人居住的場所,社區也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學習場所,它是聯結個人與社會的地方。社區學習是指居住於同一社區的人,為滿足個人學習及社區發展需求,以解決社區問題為導向,透過社區中(教會)公共領域的討論方式與學習過程,建立一種新的學習機制,讓社區(教會)的人可以終其一生的學習生活經驗與知,並且實際發揮與運用在生活中。






學習的空間概念


一、人類生活情境的時空特性:開展舒適空間


1.覺察自己的空間質量(教會)


2.培育跨越界線(教會)的知能


3.培養轉化舒適空間(教會)的情緒智商(EQ


4.培養展現關懷,營造人際舒適的社會(教會)智商(SQ


5.從自己熟悉的空間(教會)出發,往自己不熟悉的空間擴張


6.將不舒適的空間(社區),轉化為舒適的空間(教會)


7.讓他人在自己舒適的空間裡(教會)感到舒適




二、開拓生活空間 :自我、社區(教會)、職場、家庭學習的空間。




.學習的空間概念


1.書本


2.黑板


3.教室


4.學校


5.社區(教會)


6.無所不在的空間: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四、教學資源的空間概念


1.個人:自己的內涵,隱性知識,顯性知識,經驗知識,認證知識。


2.團體:家庭、學校、機構(教會),規劃課程或策劃腦力激盪。


3.社群:職場、社區場所(教會)與活動。


4.無所不在的空間: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社區學習的意義


1.新的學習視野:超越書本學習和學校學習的空間界線;社區作為學習的資源。


2.新的學習方法:超越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的人數限制;社會層次的學習。


3.新的生活方式:超越教育學習和工作學習的知識侷限;生活經驗成為學習的核心內容。




社區學習主體:有個人、團體組織(教會)、社區等的的社區學習


1.個人的社區學習


2.團體組織(教會)的社區學習


3.社區營造的社區學習




社區學習的目標


一、個人社區學習的目標


1.強調拓展學習機會


2.整合學習資源


3.流通學習資訊


4.創新學習科技


5.發展多元學習管道


使得社區居民得以終身學習,這乃是建構社區學習體系的主要任務。




二、團體組織社區學習的目標


1.強調社區培養人力的過程


2.將社區人士組成社區團體


3.學習團隊(教會)的運作知能


4.能有效的推動社區活動


5.達到學習型的個人和學習型的團隊組織


這乃是建構社區學習團隊的主要任務。




三、社區營造的社區學習目標


1.強調社區更新。


2.社區生活的所有層面,全部多是社區學習的內容


3.讓所有的社區居民、團體組織(教會),都能在社區所建構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成長,這乃是建構學習型社區的主要任務。




社區成為社區居民生動的學習實驗室


一、李建興(1992)認為社區教育是以社區為範圍,以全民為對象,以教育為鵠的一種有價值的人類活動。他也特別區別社區教育與成人教育:社區教育以社區居民為對象,而成人教育以成人為對象。


二、黃富順(1992)認為社區教育,係指為社區眾所設計的教育活動。有時被用作統整教育活動的一項原則,即所有的教育均應以適應社區民眾的興趣及改進社區民眾的生活品質為目的,是成人教育重要的一環。


三、林振春(1996)認為社區教育是一種過程、一連串的活動、一個工


作園地、一門專業。


四、王秋絨(1997)認為社區教育是以社區為推展範圍,依據社區的主要問題及社區發展的目的,運用社區內的資源,教育社區居民。其目的在於提昇社區居民的知識視野改善社區生活。




綜上所述,社區教育是:將社會看成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因為社區若以此推展終生學習,較容易將學習融入生活之中,將學習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若做為一種教育影響的觀點來看,社區教育是影響人們之態度、天份與行為的環境。社區教育的途徑就是要讓社區成為生動的、學習的實驗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wanglee 的頭像
    janewanglee

    janewanglee的部落格

    janewang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