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溝通都為這個複雜的資源網多織一條線 Dr. Jane W. Lee
1.「一句說話得合宜,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箴言25:11)
2.「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言15:23)
3.「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言18:13)
人脈資源網絡深具彈性,每一次的溝通都為這個複雜的資源網多織一條線,
漸漸的形成牢不可破的網絡。現在的社會,專業技能已是必備條件,決定勝
出的關鍵往往在於在面臨難題時,如何以最快方式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
培養自信與溝通能力、再學習適時讚美他人的能力。
以自信心來說,「你的舒適圈有多大?」一個沒有自信的人,舒適圈很小,
總是怕被拒絕,因此,他不願主動走出去與人交往,comfort zone,就是在不同場
合中感覺到自在的程度 ,故也要建立豐富的人脈資源網。
溝通能力,其實就是了解別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別人的需要、渴望、能力與
動機,並給予適當的反應。
要如何了解?「傾聽是了解別人最妙的法寶」。
除了傾聽,適時讚美別人也是溝通妙法。很會讚美別人,人類本質裡最深遠
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最會讚美別人,這也是最值錢的本事。
溝通的重要性
1. 是廿一世紀的時代特色與主流,特別是3C(「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時代
2. 溝通是成員形成共識的基礎,達成組織目標的重要過程。
3.組織管理階層花在「溝通」的努力,約佔工作時間70~90%,故『溝通』是『管理』的重要因素—組織是軀體,溝通是血液。
溝通的種類
1. 自我溝通(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2.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3.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
「沒有專業,你的人際關係都是空的。
但是,在專業裡,有一條是最難的,就是信任,而這也是人際關係的基石。
如何建立一個讓人信任的形象,是讓人脈競爭力可以產生正向循環的關鍵。
如果一個人講的話,每次都要打七、八折,那麼,更多的人脈,只是帶來更
多的負面效應罷了。
1. 在團體活動中,能明確表達個人意見。
2.與他人交換意見時,彼此都能相互理解。
3.與他人交談時,對方能瞭解我所要傳達的訊息。
4. 與他人溝通時,能暸解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
人際關係
史丹福研究中心:你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國際羅勃‧海扶公司:員工離職,34%因為成績未被認同或讚揚, 29%因低薪,13%職權混淆,8%人事衝突。95%被解僱的員工,是因人際關係差勁,5%因技術能力低落。
人際關係重要性
羅斯福說: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
洛克斐勒說:我付高薪給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遠超日光之下任何其他能力。
保羅蓋帝說:一個主管,不管他擁有多少知識,如果他不能帶動人完成使命
他是毫無價值。
良好人際關係
建立人脈網路銀行將成為你很有價值的人力資源。你會是快樂的人,心理比較健康。你擁有較佳較高成功機會。你對自己較有自信,自我形像較佳。
低自我形像
1.看別人驕傲 其實是 自己自卑。
2.懷疑別人排斥 其實是 不能接納自己。
3.論斷別人騎 缺乏自我肯定。
4.玩弄別人感情 其實是自己情感受過傷。
5.喜歡糾正別人 其實是掩飾自己弱點。
6.別人霸道其實是自己懼怕權威。
7.討好別人其實是 缺乏自信。
你跟自己的關係如何,也是影響你跟別人關係的關鍵。
1. 你真誠地自我肯定,你更有雅量肯定別人。
2. 你真誠地愛自己,你更能真誠地愛別人。
3. 你擁有自尊,你更能尊重別人的自尊。
4.
你真誠地接納自己,你更能真誠地接納別人。
溝通技巧
專注
傾聽
同理
探索
有共識的對談
要擁有好的人際關係,必要有適當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同時也要具備包容力、
同理心、好的EQ、時時懂得體貼關懷別人的心;當然有幽默感,及時時笑臉
迎人,也必定可以讓人際關係加分不少。
可見人際關係之重要!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除非步與人交往,人際關係一定是必
要的…生意人需要良好的人脈資源,老師也須與學生家長有好的關係,醫護人
員也須良好的醫病關係…不可小覷人際關係的影響力!
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在1955年提出,由兩人名字的
前兩個字母命名。周哈里窗理論在組織動力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很好的
展示了自我認知和他人認知之間的差異,說明一個人的內在可以分成
「自己瞭解,他人也瞭解」、
「自己瞭解,他人不瞭解」、
「自己不瞭解,而他人瞭解」
「自己與他人都不瞭解」
四個部分,並且透過自我省察、自我坦誠、他人的回饋…等方式,使開放我能越來越大,而其他三部份越來越小。
通過調整和改善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改善氣氛 提高效率。
開放我
| 盲目我
|
隱藏我
| 未知我
|
縮小自我認知的私人領域,擴大公眾領域,消除人與人之間因為認知的
差異帶來的誤解。
具體描述
通過向對方講述自我保留的東西而減少不必要的精力和時間的消耗。
通俗的說就是坦誠相待。
他人回饋
通過他人直接表達對自我無意識領域的認知,贏得了更好了解自我的可能
性,從而使自我無意識轉向有意識的公眾領域
三個領域的互動,縮小私人領域,縮小自我盲點,擴大公眾領域可以幫助 自我與他人形成更好的交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