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與溝通  Dr. Jane Wang Lee


 


一.溝通並非天賦,乃靠不斷地學習、練習與提升溝通技巧。人人皆可成為優秀的溝通者。


 


二.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可以幫助人贏得友誼與影響他人。


 


三.體認溝通在人際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現今社會需具備有效溝通技巧。


 




人際關係


 


史丹福研究中心:你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國際羅勃海扶公司:員工離職,34%因為成績未被認同或讚揚, 29%因低薪,13%職權混淆,8%人事衝突。95%被解僱的員工,是因人際關係差勁,5%因技術能力低落。


 


人際關係重要性


 


羅斯福說: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


洛克斐勒說:我付高薪給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遠超日光之下任何其他能力。


保羅蓋帝說:一個主管,不管他擁有多少知識,如果他不能帶動人完成使命,他是毫無價值


 


良好人際關係


建立人脈網路銀行將成為你很有價值的人力資源。你會是快樂的人,心理比較健康。你擁有較佳較高成功機會。你對自己較有自信,自我形像較佳。


 


低自我形像


 


你跟自己的關係如何,也是影響你跟別人關係的關鍵


 


1.看別人驕傲 其實是 自己自卑。


2.懷疑別人排斥 其實是 不能接納自己。


3.論斷別人騎 缺乏自我肯定。


4.玩弄別人感情 其實是自己情感受過傷。


5.喜歡糾正別人 其實是掩飾自己弱點。


6.別人霸道其實是自己懼怕權威。


7.討好別人其實是 缺乏自信。


 


肯定自我


 


1. 你真誠地自我肯定,你更有雅量肯定別人。


2. 你真誠地愛自己,你更能真誠地愛別人。


3. 你擁有自尊,你更能尊重別人的自尊。


4. 你真誠地接納自己,你更能真誠地接納別人。



人際溝通


人際關係首重溝通(Communication),乃是將訊息及涵意,經由各種管道或媒體傳達給受訊者的一種程序。


 


 


溝通的重要性


1. 是廿一世紀的時代特色與主流,特別是3C(「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時代


2. 溝通是成員形成共識的基礎,達成組織目標的重要過程。


3.組織管理階層花在「溝通」的努力,約佔工作時間7090%,故『溝通』是『管理』的重要因素組織是軀體,溝通是血液。


 


溝通的種類


1. 自我溝通(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2.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3.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溝通品質的四層次


1. (Clarity):  能將自己的意見清楚表達


2. (Understanding): 能明瞭對方心中真正意思


3. (Commitment):能相互配合執行規劃的工作


4. (Creativity): 能更創造性地運用得來的資訊


 


溝通的方式如下


1. 口頭溝通(Oral Communication


2. 書面溝通(Written Communication


3. 非口語式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肢體語言臉部表情Body languagefacial expression


2) 語調Intonation


3) 身體距離Physical distance


4. 電子溝通(e-communication


 E-mail, Video conferencing, MSN, Skype


 


溝通的藝術


1. 掌握有效的溝通


2.溝通障礙


溝通是一門藝術,溝通的方式或技巧不同,往往所呈現的結果也不同。


 


溝通技巧


專注


傾聽


同理


探索


有共識的對談


 


要擁有好的人際關係,必要有適當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同時也要具備包容力、同理心、好的EQ、時時懂得體貼關懷別人的心;當然有幽默感,及時時笑臉迎人,也必定可以讓人際關係加分不少。


可見人際關係之重要!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除非步與人交往,人際關係一定是必要的生意人需要良好的人脈資源,老師也須與學生家長有好的關係,醫護人員也須良好的醫病關係不可小覷人際關係的影響力!


 


人際關係與溝通


學會說話更學會聽話,可以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周哈里窗


 


這個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Harry Ingham1955年提出,


 


由兩人名字的前兩個字母命名。周哈里窗理論在組織動力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很好的展示了自我認知和他人認知之間的差異,


 


說明一個人的內在可以分成「自己瞭解,他人也瞭解」、「自己瞭解,他人不瞭解」、「自己不瞭解,而他人瞭解」及「自己與他人都不瞭解」


四個部分,


 


並且透過自我省察、自我坦誠、他人的回饋等方式,使開放我能越來越大,而其他三部份越來越小。


 


通過調整和改善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改善工作氣氛提高工作效率。


周哈里窗的概念提出是希望人們能清楚掌握自己的四個部份


 












左上角那一扇窗稱為「開放我」,這個部份指的是我們自己知道而別人也知道的部份。例如:我們的長相、身高、體重及某些屬於公開性質的資料,例如:性別、籍貫、特別的習慣等。


 



 












右上角那一扇窗稱為「盲目我」,這個部份是指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份。例如:個人的口頭禪或一些小動作或特定的作事方法,而這是自己平常不自覺的,除非別人告訴你。盲目我的大小與個人自我觀察、自我省察的能力有關,通常內省特質比較強的人,則可能他的盲目我會比較小。


 



 












左下角那一扇窗稱為「隱藏我」,這個部份指的是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份。例如:許多童年往事、痛苦辛酸的經驗、身體上的隱疾等。



 








未知




右下角那一扇窗稱為「未知我」,這個部份是指自己不知道而別人也不知道的部份。例如:若未經某種因綠際會的經驗,可能從來也不知道自己會演說、口才一級棒,若沒有當過班級幹部,不知道原來自己領導統御的能力還不錯等,通常是指一些尚待開發的能力或特性,當然也包含佛洛依德所提出


 


 












開放我


 




盲目我


 




隱藏我


 




未知我


 



 


      自己知                    他人不知 


 


周哈里窗概念圖


 


 


目的是


 


通過縮小自我認知的私人領域,擴大公眾領域,消除人與人之間


 


因為認知的差異帶來的誤解。


 


具體描述


 


就是通過向對方講述自我保留的東西而減少不必要的精力和時間的消耗。


 


通俗的說就是坦誠相待。


 


 


他人回饋


 


通過他人直接表達對自我無意識領域的認知,贏得了更好了解自我的


 


可能性,從而使自我無意識轉向有意識的公眾領域。


 


三個領域的互動,縮小私人領域,縮小自我盲點,擴大公眾領域


 


可以幫助自我與他人形成更好的交流環境。


 


 


 



1.「一句說話得合宜,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箴言2511


2.「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言1523


3.「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言1813


 


 


思考題


 


「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對溝通的助益為何?


 


「簡述你的人際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wanglee 的頭像
    janewanglee

    janewanglee的部落格

    janewang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