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聚會法 Dr. Jane W. Lee
主日學聚會法的研究 目的:為使聚會的每一分鐘切實生效,才能盼望 成就我們所要從事的主日學教育。
1. 你認為教職員聚會好嗎?為什麼?
2. 請敘述主日學聚會之內容?為何要有這些?
西一:28、29「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誡各人,教導
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在主日學的聚會哩,就是要把人帶到神面前,而且是完完全全的帶到
神面前。
聚會是讓兒童在主裏有交通、對話;每一分鐘,都要達到聚會的功用,
使聚會確實生效。
若是可能,請訓練會的同工,都能設計一個「主日學示範表演」,然後再來
解明這些原則性為宜。而示範表演之同工一定人手要足,因為如此做,將留
給赴會的老師們一個理想之標準,他們自然會想辦法找到足夠的老師來同
工。即領唱的、教導聖經的、講故事的老師、備金句的老師,一定要預備充
分,配搭和協,把握聚會之要領,才能完成令人滿意之主日學示範表演。否
則,先由訓練會的老師,講解內容,然後徵求同工配搭,完成主日學示範表
演,後由訓練會的老師做結束批評,或提醒一些注意細節部分。
壹、主日學聚會的五大功用
主日學聚會的五功用
級年 |
| |
| 動活個五 | |
| 習 學 | |
| 拜 崇 | |
| 通 交 | |
| 道 傳 | |
| 事 服 |
主日學的老師,猶如一位屬靈的大夫,在聚會之過程中,要檢查孩童在這五方面有否平衡。他可以從這五方面,即從課程安排之觀點,看看內容或所採行之方向,有否合乎平衡原則。如附表一所示,乃兒童在主日學中是以學習為中心,而達到崇拜、交通、傳道和服事之功用和目的:附表二,乃教學之自我檢查表,看看那一年級最合乎課程平衡原則,那一年級較差,教師可以自己審核並評估,對於您的教導方法之改進,將有更大之幫助。
學習
不管是崇拜、交通、傳道、服事都是以學習為中心的,因為兒童在學習中長大的;而崇拜、交通、傳道、服事都可以算是兒童在聚會中之學習方式成長。
崇拜
崇拜是兒童親近神的方法,藉由崇拜、兒童學習且體會了她和神的關係。在崇拜的經驗中,兒童對於上帝的觀念會清楚,對上帝也會開始產生信靠與服從。
交通
聚會是一種在主裏的對話、交通。教導兒童如何與神交通,與其他的小朋友或老師交通。
傳道
老師們要教導兒童傳福音,若是他們已得到福音的好處時,他們自然能接受老師這方面的教導,教導之步驟:
一、和兒童談論傳福音之重要
二、可用好消息手套或無字書(請參閱第 頁)講解給兒童聽,讓她了解,接受主後,也會以此福音傳給其他的兒童們聽。
三、不論用何種方式傳福音,每次都要讓兒童知道,並實際的禱告,依靠神。
四 給兒童機會,和他談論並分享結果,甚至需要給他作見證的時間。教師實際的教導,讓兒童學習如何傳福音。藉著傳福音,始靈命長進,並得到傳福音的喜樂。
服事
教導兒童不管在教會中或教會外都有機會參與服事的工作。因為服事是兒童崇拜真神和學習真的之結果。且真正的服事,是因他們領受了基督的愛(林後五:14),以及他們了解需要所引起的行為(參可六:39 44)。
主耶穌在訓練祂們的門徒時,祂要他們學習服事,主也樂意使用兒童參與服事(可六:39 44),藉著服事工作,他們的靈命會長大成熟;同時兒童在服事中產生參與的感覺。
教師們在教導服事之真諦十,不妨列出一些實際兒童們可以做到的服飾工作,使兒童明白,而有所選擇他們可能的服事工作。例如;教室之清潔和佈置,招待新朋友,探訪班上小朋友,收奉獻,整理詩本或聖經,以及在家中幫助父母之雜務,為盲友讀聖經,陪老年人或病友,為需要者代禱…。教師們要記得從兒童的服事上來帶領他們,或他們在服事工作上有了困難,則幫助他們,也鼓勵他們為主作見證,看看在他們的服事工作中,神如何祝福即帶領他們。
以上五個活動能在聚會中,得到平衡發展,則可將兒童完完全全引到神面前了。
主日學聚會的困難
課前活動
一、 安排課前活動的價值
1、克服遲到兒童多的困難。若老師能好好安排課前活動的節目,則可吸引兒童早來,因為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前面這精彩的節目。
2、老師可以安排一些聖經學習活動,在課前活動的節目裏。這節目當然胥事主日學學生的情況而定,有些人以為聖經學習活動價值高,願安排在聖經學習之時間後面。
3、讓老師有較多時個別輔導班上學生的機會,不管藉著活動或交談。
二、 活動的種類
1、可以與學生合力完成在您學期計畫中的特別事工。例如為某一節目製作海報、地圖、或學習製作布袋戲中之角色等。
2、在文字方面,可以鼓勵您的學生畫聖經故事之漫畫,或寫禱詞,或個人見證,老師從旁給予指導。
3、和學生一起玩玩聖經遊戲。
4、玩拼圖。
5、音樂活動。(可參考第九課內容)
6、個別協談。老師可以自己有計畫性的把握此時間做協談工作,或了解您班上之學生。
學習聖經
可以參考第三課「教學法」中所列的一些方法來學習聖經,例如啓應讀經,唱詩班式的讀經、被經、表演聖經、唱詩經…。
聖經學習活動
請參考第十課,在適合或需要之情況下配合著聖經學習活動,效果更大,但得注意控制好聚會的時間和秩序。
交通崇拜活動
常常在合班中所安排的事和崇拜之項目,是因為團體一起的思想和彼此交通團契的情誼,對於崇拜而言,是一股力量。讓您的學生領會到在崇拜中要歸榮耀給神,在聚會中是歸屬在耶穌之名下,教員可從聚會之情節來帶領您的學生:
一、 歸榮耀給神
也許兒童尚不能體會入徵,但教師們當開導他們「榮」與「辱」之感覺。引導他明白,他的行為表現對神是榮耀呢?或是羞辱呢?羞則悔罪,榮則歸榮耀於父神。
二、 在課事中之崇拜交通
希伯來書之作者有如此之認事,知道同處在一起崇拜,能發生真正的崇拜情緒,所以他勸勉:「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主日學之崇拜氣氛,基於多人之聚集及室內之擺置,或視覺材料之合宜佈置等等。
三、 崇拜可以做成一個貢獻
聖經裏面充滿了用供物做崇拜之意義,也常提及奉獻有關之真理,教師可以在舉行奉獻時,實際地提到關於所得金錢之用途,且可以經上的話勉勵您的學生「這些事,你們既然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同時也可教導他們如何奉獻生命給神,如此更能達到奉獻崇拜的意義。
四、 激發虔誠敬畏之心
約四:24「…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於神面前之崇拜,讓學生體會出課堂之安靜和莊嚴或相辦之音樂,而萌發一虔誠敬畏的心來參加主日學的崇拜。
五、 獲得實際的感受
讓您的學生在你周密安排及準備之聚會崇拜中,能實際領受與神相交通之喜
樂,當然教師之教導,也可以成為一部分的崇拜,然而也能成為您教導學生之一
部分呢?
計畫應用的活動
學習的過程,就是活動的過程。而且學習的活動不只屬於之的活動,
就是情緒或感覺的活動,和體質的活動,也包括在內。活動的原則是昔
日學徒制的基礎。
教導您的學生,應用活動的原則,幫助他們的學習,老師們可以在計劃
應用活動時,讓你們學生參加團體設計,或實行合作的精神。如此
他們之感受是:
一、 更興趣於他們所參予計畫之活動。
二、 在師生之間有更多美善之關係存在。
三、 學生們可以發展他們自己身受的訓練。
四、 孩子們更會覺得他們是屬於主日學團體之一員。
五、 也許他們的見解合起來或是比老師一人的還要好呢?
六、 老師們從中得激勵,更會好好預備應用的活動。
原則性,一個老師要有領唱、禱告、讀經、背金句之要領。
主日學優美標準之範示:
聚會時間要有一個小時以上,包括唱詩、禱告、崇拜、奉獻、見證或
報告,至於聚會之秩序,是各個主日學之需要或情況而可稍有變更。
每一個月舉行一次職員月會
藉以省察自己之教學方法是否該改進,擬定下個月之事工,或提出困難及
帶禱事項,教職員若重視此月會,則對於主日學的成功,有更大之助益。
安排慈親會
或藉著母親節、新年、聖誕節等安排特殊之聚會,讓兒童們之家長與教師
有機會認識,對於主日學工作之發展,也有幫助。
以上提供主日學聚會之一些原則性,與教師們彼此體醒,勿輕易地浪費神
給我們傳福音的機會,把握主日學每周之聚會,把福音傳給兒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