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危機、成長危機 和環境危機 Dr. Jane W. Lee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懂得善用危機處置技巧或求助協助,可化腐朽為神奇。
危機過後,又可展開新氣象,新的人生觀,這就是生命的歷練與成長。
培養危機意識,可以降低危機衝擊力。
絕處逢生,從認知、從心理準備度,化解危機成為轉機。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是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
「主的恩典夠人用」(林後12:9)
有歷史以來,人類不斷面臨危機。每個人多多少少也經歷過不同的危機,尤其現代人面臨的危機很多,生存危機、成長危機、婚姻危機、生態危機、技術危機、能源危機、社會經濟危機。故人要存有危機意識,應付這些危機並考驗人的有限能力,如何去因應,否則就尋求幫助。
危機是對某情境達無可忍受的境界,超乎個人的資源和因應機制,若不得釋放,將導致行為失能。
危機有兩種情況:
1.漸進的危機:這是可以預測的,如Erickson的「發展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正常發展,以及其特有的病態。每一個階段都有各明顯的特徵,並且也潛伏著一種危機,但若安然渡過這些危機,則生命會有更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個人便有能力來克服後一個危機;否則若個體無法克服該時期的『危機』,則生命就會受到阻滯。
人類在運用技術,促使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和社會危害,土石流:水土資源的污染;不當使用氯氟碳化物,致使南極臭氧層空洞的出現;進行航太活動時,留下的太空垃圾;核技術的發展,帶來核威脅;工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致使全球氣溫上升,後果直接致使北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生態危機、技術危機。
地球只有一個!地球的未來,取決於人類的態度和行為。地球是我們從先人繼承的遺產,宜善待之。此外,槍枝毒品的氾濫,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教育制度、經濟行為,尋求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經濟與社會發展等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意外的危機(灰馬行動):「人生何處不危機?」人生處處充滿挑戰,不論意外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或說天有不測風雲,如地震、洪水、空難、車禍、疾病、癌症…等層出不窮,人類並未隨科技文明的進步,而減少危機的發生。灰馬出處啟示錄6:8「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或譯:死亡)、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911恐怖事件,美國NPO志願服務團的「灰馬行動」,展開助人與互助之義工組織,專門處理危機緊急應變措施,以彌補交通電訊癱瘓中斷之聯繫,執行人員騎著高大灰馬,奔馳溝通傳遞重要信息。
危機,其實也是機會,是好與壞時刻的轉捩點。如走山、土石流,我們可以思考人與自然是共存的,不可一昧地榨取大自然土地的經濟利益,而造成生態的不平衡,導致巨大的災難。腦中常保有認識危機,可引導我們面對危難挑戰時,更有毅力、勇氣、決心,和信心去因應。這提醒:「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聖經林前10:12-13)
人生七大危機: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一直在經歷不斷的改變,改變中所呈現的危機,有時是獨特的,有時是極端的,有危機的潛伏。人生各階段,均有其階段性的任務要完成,方能順利邁向另一階段。但人不論哪個年齡的成長,都是持續性的。
一般而言,人一生可分七大階段的成長任務,與階段轉化;在轉化中可能遭遇危機。人生七大階段的成長與七大危機:
1.出生2.上學期
3.青春期4. 成人離巢期5.更年期6.老年期7.離世期
危機四大階段:(Helping People in Crisis and Stress)
(1)衝擊階段 (Impact Phase)
人本能健康者勇於面對,會抵抗;反知逃避,則危機越嚴重,思考力減弱,麻木且感覺混淆。
(2)退縮階段(Withdrawal Phase)否定自己、壓抑自己;或對事件劇烈反應,而感到羞恥或內疚。
(3)調適階段(Adjustment Phase)開始正面思考,走出死蔭幽谷,開始參加事務了。
(4)重建階段(Reconstruction Phase)危機結束,展現氣象新。機會是給懂得掌握的人,環境好,不一定是好;環境差,不見得是壞,能掌握時機,才是贏家。
危機評估--危機基本功能BASIC:
(1)行為功能(Behavioral Function))
(2)情感功能(Affective Function)
(3)生理功能(Somatic Function)
(4)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5)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